临潭县人民法院管理基层法庭的主要做法

网站首页 » 中院新闻

临潭县人民法院管理基层法庭的主要做法


来源: 责任编辑:
发布时间:2014/6/5 11:20:20 阅读次数:3349

 

【编者按】基层法庭是法院系统面向群众最直接、最前线的工作窗口。基层法庭工作做的如何,群众路线走的怎样,关系到法院系统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。提升基层法庭的人民满意度,对提升法院人民满意度具有最基础和最支撑的作用。近年来,临潭县人民法院积极探索,大胆创新,另辟蹊经,走出了一条管理人民法庭的新途径,彻底解决了人民群众打官司路途远、诉讼成本高和诸多不便的老难题。各基层人民法院在加强法庭工作,坚持群众路线时要向临潭县法院学习,积极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,依法公正、高效办案,为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临潭县人民法院管理基层法庭的主要做法

 

    保障后勤,改善条件。临潭县人民法院为每个基层法庭配备一辆办案车辆,更新了办公桌椅及审判专用设备,实现了干警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,每个法庭2台台式电脑,1台打印机、传真机、复印机、数码相机、摄像机、录音笔等办案设备,使基层法庭的办案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。

    政策倾斜,运转正常。从经费方面,积极向基层倾斜,在保证办案经费的前提下,每年给每个基层法庭再拨付1.5万元办公经费,保证基层法庭工作正常运转。

    整合资源,提升素质。调整充实基层办案力量,提高人员素质。针对基层法庭人员少、年龄老化的情况,调整了新城、店子法庭负责人,把年轻干部提拔到领导岗位。同时将新分配的2名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基层,另外,从社会上聘任2名人员,基本上解决了基层法庭两人庭的问题。

    挖掘优势,化解矛盾。结合实际,主动邀请人民陪审员参加案件审理,发挥他们贴近基层、了解实情、群众信任的优势。一方面,提高案件的调解成功率。另一方面,解决法庭人员少,难于组成合议庭的问题。2012年至2013年,人民陪审员参加基层法庭民事案件审理80件,陪审率为28.4%

建章立制,强化管理。近年来,根据基层法庭实际,建立一系列管理制度。一是在财务管理上,每个基层法庭确定一名内勤人员,负责法庭经费管理、统计等工作,建立财务开支帐务,庭长负责经费的审核,不直接经手经费。二是强化车辆管理。针对基层法庭公务车辆难于直接管理的情况,为了严格用车制度,实行法庭公务用车登记制度,要求每次出车前应将出车事由、人员、地点等信息详细记载,庭长为公务车辆管理责任人。基层法庭辖区内用车由庭长审批,出辖区用车必须提前电话报主管院长审批。三是强化固定资产管理,对配发的办公办案设备,详细登记造册,庭长为法庭资产的管理人。办公室定期对法庭资产进行核查,对达到报废期限的办公设备及时上报核销,确保法庭资产清、家底明。四是强化出勤考核。主管院长随时抽查基层法庭人员在岗状况,干警请假严格按照请销假制度审批,外出办案尽可能安排一名值班人员。多年来,基层法庭没有出现人员脱岗,无人值守的情况,确保群众有事能找到法庭工作人员。

 

甘肃法院网版权所有

地址: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建宁西路1950号
邮编:730070 E-mail:gsgyxcc@163.com

陇ICP备10200000号
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主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