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给审判工作带来的挑战,积极探索诉源治理的新模式,加强“一站式”建设,不断完善“社会调解在先,法院诉讼在后”的纠纷分层过滤体系,力争从源头上预防纠纷、化解纠纷、减少诉讼。临潭县法院紧贴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时代要求,创新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努力让群众“只进一次门、只跑一次腿、只一次办成”,积极开展诉前调解、诉讼调解。
以审务工作站和法官联系点为基础,建立诉源治理新模式。今年6月份根据州中院安排,临潭县法院在县委政法委的支持下,会同县公安局、县司法局制定下发了《关于在乡镇、村(社区)综治中心和公安派出所、交警队建立法官联系点制度的意见》,建立法官联系点制度,按照“法官下基层、就地解纠纷、矛盾不上交”的工作原则,在全县16个乡镇综治中心设立审务工作站,在141个行政村、10个社区设立171个法官联系点,由派驻法官和联络员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、诉讼调解、法律援助等服务。通过上下联动、多元并举、内外结合,建立一条审判机关与群众路线结合、司法职责与社会责任共担、审判执行与综治维稳相融的化解矛盾纠纷新路子,赋予了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新时代特征。
建立特邀调解员制度。通过与司法行政部门协商沟通,聘任特邀调解员53名,建立特邀调解机制,开展诉前调解。
开展在线诉讼。运用“智慧法院”建设成果,当事人可以通过人民法院在线诉讼服务平台,进行网上立案或网上调解、网上开庭审判。人民法院也可以通过在线诉讼平台,网上向当事人送达法律文书。通过在线调解、在线诉讼,让当事人“只进一次门”一次办成,变“不进法院门”也能完成诉讼。
加大诉前调解力度。对立案时双方当事人均能到法院的民商事案件,先由法院组织开展诉前调解,经调解双方达成协议的,法院即可制作调解书。从而引导人民群众多元化解矛盾纠纷,减少了当事人诉累,降低了成本,提高了效率。
律师进驻法院。通过律师入驻法院诉讼服务中心,充分发挥律师的职业优势和专业优势,帮助法院开展诉前调解工作,修复社会关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