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的春风唤醒了蛰伏地下的生命,本应是花草树木抽新绿的季节,卓尼县恰盖乡利加村依然是白雪皑皑,高海拔地区加之道路难行、电话信号微弱,给办案团队带来了难题。

2024年春节过后,卓尼县人民法院受理了4起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案件,被告同为家在恰盖乡利加村的黄某。两名办案法官第一时间联系被告,并向其简述原告诉讼请求及开庭时间,但因网络信号卡顿导致通话中断。
而后,办案法官多次联系黄某,均处于关机状态,依法从公安户籍部门调取被告及其家属的联系方式,仍无法取得联系。为了案件得到快速审理,办案法官决定前往被告住所地寻找当事人。3月8日,包瑜法官审判团队前往恰盖乡利加村送达法律文书,途中因山体滑坡返回……3月11日,赵闹卡草法官审判团队再次前往,山路积雪致车辆无法到达……
3月29日,包瑜法官审判团队另行规划路线第三次前往,部分路段仍有积雪,大家或步行或推车行驶,至道路尽头,手机导航提示“目的地无法到达,请下车步行”,大家延山间小道翻过山梁终于到达村庄。办案法官询问被告家属得知,黄某长期在外打工,所在牧区网络信号不通,偶尔下山会跟家里报平安。于是,办案法官耐心向其家属简述案涉基本情况,并出示了劳务结算单等相关证据,释明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,法院将依法缺席审判。征求意见后,确定适当时间开庭审理,并留置送达了起诉书、开庭传票等法律文书。至此,庭前准备工作一切就绪。
3月30日,被告黄某主动电话联系卓尼县人民法院,称其常年在青海牧区承揽工程,施工地点网络信号较弱,对拖欠曹某等4人劳务费用的事实及金额无异,但因交通不便无法参加诉讼,申请法院进行调解。4月1日,被告黄某委托其女儿参加诉讼。考虑到原被告系亲属关系,办案人员耐心调解,最终原、被告双方达成调解协议。

“如我在诉”是法官最朴素的表达方式。卓尼县人民法院翻山越岭送达文书,不仅以“如我在诉”的方式考虑原告的诉求,也以“如我在诉”在情怀体谅被告的难处,不仅在脚步沾泥的跋涉中让纠纷终得化解平息,更用以心换心的方式让法律天平温暖了涉案当事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