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实践中,迭部县人民法院深度应运“智慧法院”探索出 “线上 + 线下” 双模式解纷机制,以灵活高效的司法服务破解涉企纠纷难题。这一机制既延续了 “司法为民” 的初心,又契合了企业对便捷解纷的需求,成为护航市场主体发展的有力抓手。近日,迭部县法院便通过这一模式成功化解一起跨省买卖合同纠纷,让对立双方从 “对簿公堂” 转为 “握手言和”。
买卖合同起纠纷
欠款成僵局,企业盼解困
2024 年,四川某公司在铁路项目施工期间,向迭部县某石料加工厂采购砂石料,累计欠款 32.9万元,仅出具供货借款单却迟迟未付。原告多次催款无果,甚至遭遇被告拒接电话的 “冷处理”,资金回笼压力让石料加工厂运营受限,无奈之下诉至法院。案件受理初期,双方因地域相隔(四川与甘肃)、沟通不畅,矛盾逐渐激化,原告急于收回欠款维持经营,被告则以 “资金紧张” 为由拖延,纠纷陷入僵局。
线上线下联动 破地域局限,融法理人情 法官深知,涉企纠纷若久拖不决,不仅会加剧企业经营困难,更可能破坏市场合作生态。为此,迭部县法院启动 “双模式” 解纷机制,精准破解痛点。 线上破壁,高效沟通降成本。针对被告身处四川的地域限制,法官通过电话、微信视频等线上方式,快速搭建沟通桥梁——同步传递案件进展、释明法律责任(如拖欠款项的违约风险)、组建微信调解群推送调解方案,让双方无需跨省市奔波即可高效对接,大幅降低企业时间与经济成本。 线下共情,深入倾听稳心态。针对原告因资金链承压产生的焦虑,法官通过面对面座谈,耐心倾听其经营困境与诉求,既以法理明确被告付款义务,又以情理引导双方回忆过往合作基础,化解 “隔空沟通” 的隔阂与对立情绪,为和解铺垫心理基础。 调解促履行
握手言和化纠纷,司法护航促发展
线上线下协同发力,让调解逐步走向共识。最终,双方达成协议:被告承诺于 2025 年 8 月 31 日前付清全部欠款 32.9万元。为确保协议落地,法院通过线上确认调解内容、线下快速出具文书,依法赋予调解书强制执行效力,既保障了原告债权,又给被告留足履行时间。
“没想到不用跑腿就能把钱的事敲定,法院考虑得太周到了!” 原告企业负责人感慨道。此次纠纷的化解,不仅为石料加工厂盘活了资金,更让跨省企业感受到司法服务的便捷与温度,为后续潜在合作保留了空间。
深化机制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动能 从 “隔空对峙” 到 “线下言和”,这起案件是 “双模式” 解纷机制的生动实践——它并非线上与线下的简单叠加,而是通过精准匹配企业需求,让司法服务既具 “效率”(快速响应、降本减负),又有 “温度”(共情沟通、化解对立)。 下一步,迭部县人民法院将持续深化这一机制,以更灵活的方式打通涉企纠纷化解渠道,让司法力量更精准地服务市场主体,为优化营商环境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。
甘南法院网版权所有,未经协议授权,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您是第 位访客
地址: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多合路藏中南侧 联系电话:0941-8233117 邮编:747000 E-mail:gnzyyjs@163.com
甘南藏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主办 陇ICP备10200000号